马彦辉1,沈金宇1,刘 磊1,张济慈2,史海勋2
(1.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
2永吉经济开发区林业站,吉林永吉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我国的柞蚕产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很多人都忽视了柞蚕场副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借助柞蚕场轮伐枝条来栽培食用菌,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探索了柞蚕产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策略及优势。
关键词:柞蚕;栽培;食用菌;经济效益
1 柞蚕产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1.1 柞蚕资源丰富
我国是柞蚕的主要产地,总产量占全世界的89%。而且我国柞蚕资源分布广阔,不管是西南地区,还是东北地区,都种植了柞树。其中,目前已被建设成为柞蚕场的大概有79 万hm2。东北的柞蚕在我国占有较高的地位,总产量占全国的62%。目前,辽宁省拥有柞蚕资源194 万hm2,这些资源中,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柞蚕场大概75 hm2。用于饲养柞蚕的面积达到了54 万hm2。
柞蚕幼虫必须要在柞蚕场中成长和生活,其以柞树叶为主要食物。但柞树在生长了几年以后,树形越来越高,枝条也越来越粗,叶片逐渐减少。同时,剩下的柞树叶质量很差,不适宜被柞蚕所食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对柞树进行砍伐,使得柞树长出新的枝叶。大部分时候,柞蚕场每四年砍伐一次。每次将柞蚕场(8 hm2)的轮伐枝条砍伐5 t左右。当地的柞蚕轮伐枝条大概存在250 万t左右,可全部用于种植黑木耳、菌类。
1.2 柞枝养分足够,安全性高
蚕场柞树的轮伐一般是在冬天,因为树木在冬天休眠,树液也静止不再流动。其不但含水量不高,而且养分也累积了很多。此外,柞树的木质素比较多。其所粉碎的木屑质地很密,而且空隙也非常小,能促进菌类累积菌丝中的养分,促进菌类的生长。例如,用柞树所栽培的黑木耳,不但肉厚片大,而且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也高出其他介质生长的黑木耳。此外,因为柞蚕是野外生长的,不需对柞树施加农药,因此轮伐柞枝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 柞蚕产区发展食用菌的策略
2.1 构建生态性蚕场,提升资源利用率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可将过去的柞蚕场轮伐时间由4年变成6年。一年轮伐蚕场面积的18%左右,恢复树的状态,用82%的面积来养蚕。通过试验后发现,产叶量提高了20%左右,休闲蚕场植被密度提高了35%。采取科学合理的制度来建立生态性蚕场,用82%的面积来养蚕,18%的蚕场柞树枝条用来栽培菌类,从而使得柞蚕和食用菌的丰收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发展先进企业,建立食用菌发展的产业化模式
要在柞蚕产区发展食用菌,就需要建立“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企业和农民共同合作”的模式。同时,也要选择交通方便,和原材料供应区域距离不远,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这样一来,不但方便运输、质检,也能提高一定的效率。此外,还要采取企业和农民共同合作的体制。由农民来进行栽培和管理,由企业来制定收购的标准、技术标准,并且对产品进行经营。企业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等,指导农民们进行生产和栽培。这样一来,两者之间共同协作。不但能带动群众参与到生产中来,也能形成产业化规模。
2.3 提高技术含量,提升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在柞蚕产区栽培菌类,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不断的投入资金,提高技术含量。所以,植物、科学、农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需要对技术进行论证,从而为柞蚕发展食用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同时,也可充分利用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优势,构建关于柞蚕发展食用菌的实验基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后,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将市场作为主导,选择优良的菌类品种,种植和推广全新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柞蚕产区发展菌类产品的优势,促进该产业的大力发展。
3 柞蚕产区发展食用菌的效益
3.1 经济效益
在过去,柞树轮伐枝条全被烧毁后丢弃。若是将其粉碎为木屑,用于培养菌类,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举个例子,一把柞蚕场(8 hm2)的轮伐枝条大概5 t,其能制造一万个菌棒。而一个菌棒能栽培大概50 g的木耳。也因此,一万个菌棒能生产500 kg的木耳。这样一来,便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收入。
3.2 社会效益
借助柞蚕产区的优势来生产菌类,能提升蚕场的整体效益。因为其将养蚕、蚕场建设、生产菌类等融为一体,不但使得蚕类资源得到了可持续利用,也扩展了柞蚕的产业范围。不仅如此,这更是使得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柞蚕发展食用菌,也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借助柞枝来生产菌类,除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菌类栽培的菌糠也能被当成有机肥。
4 总结
综上所述,借助柞蚕来发展食用菌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过去,蚕场亩产值和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导致柞蚕产业无法朝着更深和更广的方向发展。但利用柞蚕来发展食用菌,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