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宝鑫
(平度市蓼兰镇农业机械服务站,山东平度 农业管理论文发表)
摘要: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与增长与农机服务产业化密不可分,是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再度提高,各农机单位与部门应加大力度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从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与战略措施,以促使对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为各单位和农户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0 引言
利用农机产业化服务,通过整合资源,精心谋划,以农机技术支持为支撑,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机跨区作业活动,拓宽农机服务范围、提升管理水平和机具维修保养能力。转变发展路径、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在农机作业、农机维修保养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升农机服务组织的整体能力。
1 当前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高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并且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模式,同时一些决策者不能从根本上认知农机与生态农业间的关系,从而造成农机服务产业化常常背负不必要的责任,特别是在基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服务产业化一直被忽略,甚至从来没有被安排到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议程中来。除此之外,部分地区还常常发生农机资产被平调或挤占的问题,例如,在农机服务协调方面,存在多赚多调和少赚少调等多种现象。还有部分基层部门创办的农机服务相关企业,多数由于财产流失严重、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等,而以倒闭结束,这些情况对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制约。
1.2 观念落后
很多人受以往的农村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对于在小规模家庭经营中推广农业机械化措施,仍然难以充分理解。例如,农业经营与农机服务经营能否有效结合起来,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否属于农村第三产业范畴且是否与农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一致,农机服务产业化进入市场方式以组织创新引导还是以政府主导等等。多个方面认识的不足,对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有效推进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造成管理与决策严重跟不上实践和发展的步伐。
1.3 资金短缺,素质有待提升
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型与新型农业机械,所以要一次性投入较大数额的资金,这就要求农机服务企业单位要做好长期资金积累,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农机服务相关部门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并未将大量农机户有效组织起来,其经营管理模式尚需进一步规范,并且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甚至还存在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子。另外,从农机服务管理部门以及农民自身来看,普遍存在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综合素质人才资源相对匮乏,这些因素对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2 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平度市农业部门应积极推进本地强筋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进行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加大农田规划力度,以打造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效农田,并将机耕道路等配套设施合理建设起来,把大机器与小田块的问题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农机服务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将其同农业相关服务体系合理结合在一起。另外,积极探索农机和农艺有效融合的途径,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2.2 合理转变发展路径
1)随着平度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在农机方面的需求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农机服务管理部门应积极深入到基层农村中,开展农机服务相关调研工作,以确定平度市农业发展实际所需农机种类,明确所需农机功能方面要求,进而确定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点,最终摸索出符合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发展路径。
2)从农业机械化发展流程与各方面效益来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应立足于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升发展质量,不断研发和引进具有高技术含量、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现代化机械。基层农机推广部门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利用农机服务组织“产业化”服务功能,在人才、信息、市场、技术、维修和规模作业等方面发挥其主导发展优势,摒弃在以往的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以农机数量和农机动力作为评价农机化发展水平的标准,相关部门应将这种错误观念合理扭转过来,要将评价标准放到农机的先进性、适用性与实用性等方面。
3)平度市农机服务相关管理部门应从现阶段农业实际情况出发,将一些相对饱和的粮食生产配套农机的发展步伐速度放缓,在可控范围内优先实现农机服务资源的整合,提高农机经营效益,以此促进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加快推动适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发展。
2.3 拓宽农机服务范围,健全服务体系,突出发展重点
1)在传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机推广工作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并没有有效结合,并且在种植、畜牧与水产等产业中也未将农机合理融入进去。要将农机推广服务发展模式从单项技术推广逐步上升到综合技术推广的层次,从单一粮食作物相关农机技术推广拓展到多种作物范围内,从单一种植业机械化拓展到养殖业领域内。将农机与种植、畜牧以及水产等产业的联合力度进一步加大,逐步实现大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积极促进不同区域和行业农机服务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将农机服务范围有效扩大,拓宽服务功能。
2)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可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深松、玉米机械化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玉米免耕直播等农机化新技术示范推广。并通过农机合作社带头应用新型农机作业模式,直接延伸到农业流动终端,示范带动能力强、更能突出直观农机作业的效果。此外,农机服务相关部门应从信息、培训与维修等多个方面着手,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提升。
2.4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1)国家和平度市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相继推出了诸如购机补贴、科技入户工程等多项惠农政策与项目。农机服务相关部门应在这些项目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械等推广和试验等方面服务工作。加强本市农机相关研发、生产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园区建设,将技术实力较强的农机生产企业与适合本市农业生产的先进农机产品等,合理、有效地引入这些园区内,以促进平度市农机相关生产、销售以及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应重点关注信息化技术在农机中的应用,通过各种农机相关项目建设,促进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2)经营规模化,延长服务链条。农机合作社社员大多是农业、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者和种粮大户的带头人,拥有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生产规模大,并承包了大量的土地,进行规模化作业,可实现土地家庭经营与机械化生产的良性对接,延长“产业化”服务链条。
随着农机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农机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多余劳动力得解放,可以自由从事第二、三产业,为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新模式和统筹整合机械产业化统一服务功能打下了基础。为全县农机服务产业化深化升级,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应强化产业化农机服务意识,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合作社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以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意识,促进其向专业化队伍方向发展与合作经营。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前提下,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服务产业化已经成为必然要求,这也是我国农业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体现。农机服务相关部门应积极调整产业发展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并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平度市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优质、高效发展。
本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杂志/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