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 四川省井研县王村镇农技站 四川 井研
摘要:“仲玉998”是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998×H08选育的玉米杂交品种。2015年1月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4019。2016年引入井研种植,田间表现具有良好高产基础。
关键词:大穗型 杂交玉米 “仲玉998” 高产栽培
一、杂交玉米“仲玉998”高产性能:
(一)熟期适中宜春播:在我镇试种全生育期127天,能较好地利用当地光温资源,适宜旱地带状种植和间套作,有利于前后作物的茬口衔接。
(二)穗大粒多产量高。幼苗生长旺,叶片绿色,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9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行粒数达37-41粒,千粒重313克。轴芯小、籽粒深,出籽率达87% 。示范种植亩产高达619公斤,比其他品种增产12.8%。
(三) 抗病抗倒不烂尖。试种观察:不感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中感纹枯病。株型半紧凑,茎秆坚硬抗倒。果穗包叶紧实,雨水不易浸入,不造成烂尖。
二、杂交玉米“仲玉998”丘区高产栽培技术
井研属全国产粮大县。玉米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玉米又是粮、经、饲三元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广和利用优良玉米品种,对发展玉米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针对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仲玉998的生育特性,提出如下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间套,高效种植。采用“玉米+红薯--豌豆”带状种植模式,即按3尺或2.8~2.9尺开厢,厢内种2行玉米,预留3尺或2.8~2.9尺4--5月栽植红薯;玉米收获后,10月种植豌豆,一年三熟循环种植,充分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提高产量和收益。每亩可收玉米600公斤左右,红薯2300公斤,豌豆150公斤,亩收入达2000元以上。
(二)适期播种,地膜覆盖。玉米以前多为夏播玉米,近 些年来,实现了“夏播改春播”的转变。但由于早春气温不稳定,地温不高易于影响玉米种子萌芽出土。因此,生产上要适期播种,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既可增温保温,确保种子正常萌芽出苖,又可防止鼠雀为害。根据对仲玉998的试种观察,育苗移栽宜在3月14~20日播种,直播玉米宜在3月24~30日播种。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直播,都应覆盖地膜,保温保水,确保苗齐苗全,同时,减少杂草,减少养分损耗。
(三)调整规格,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台位土壤,采用不同的种植规格,一台地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强,宜采用6尺开厢,3尺种玉米,3尺栽红苕或种黄豆;二、三台地土壤多为砂壤土和灰棕紫泥土,土壤肥力稍差,保水保肥性能不如一台地,宜用5.6~5.8尺开厢,即:2.8~2.9尺种玉米,2.8~2.9尺栽红苕或种黄豆。同时,缩短玉米退窝距离3寸,一般保持退窝1.2~1.3尺,每亩即可增加288-335窝,每窝双株种植,保证每亩1500-1650窝,每亩基本苗3000-3300苗,创建高产稳产的群体结构,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四)测土施肥,节水灌溉。针对井研“十年九旱” 的气侯特点和玉米施肥上存在的问题,采用配方施肥和节水灌溉技术,较好地协调肥水供给。施肥方法是:“重施底肥,轻施苗肥,猛施攻苞肥”。即玉米播种或移栽时,亩用35%硫酸钾复合肥或配方肥15~20公斤深施,硫酸锌1公斤,农家粪水50~60担(注意:直播玉米配方肥、复合肥应与种子间隔3Cm,以防烧种影响出苗)。玉米出苗后20~25天,每亩追施碳铵14--18公斤或尿素8--10公斤,农家粪水40~50担,施后盖土,减少碳铵挥发损失。当玉米长到大喇叭口时期,每亩挖凼深施配方肥或35%复合肥10~15公斤,农家粪水60~70担。复合肥宜选硫酸钾型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确保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农家粪水的施用数量应视旱情适当增加。后期根据植株长势,补充喷施1~2次3‰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利用生物技术,综合防治病虫。一是利用农业措施,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抗虫能力,减少病虫发生。二是利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杀螟虫、粘虫等害虫,应用效果较好。三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如用井冈霉素及早防治纹枯病,用抗蚜威治蚜虫等。四是适时施用化学农药防病治虫,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同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即确保高产优质又保证粮食安全。
( 六)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在玉米雄花刚刚露头时,于上午9时至下午5时,采取人工隔行拨除雄花,一般去雄30~40%的植株,最多不超过45~50%。一方面可减少雄花消耗营养,另一方面可降低植株高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扬花授粉,有利于增强中上部叶片光合作用,进而促进灌浆结实。如遇天旱花粉少时,则要减少去雄比例。人工去雄后,要配合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本文来源:《新农民》杂志/期刊
|